三分钟的健康小知识
现在的上班族紧张而繁忙的生活,常常让人觉得身心疲惫:比如上班快迟到了,和早饭“抢”时间;工作没完成,和运动“抢”时间;熬夜上网,和睡眠“抢”时间。每天,人们跟陀螺一样不停地“旋转”,短暂的休息都成为奢侈,原本健康的身体也在不知不觉中走着下坡路。
1刷牙持续3分钟
韩国牙科界一直倡导“3·3·3刷牙法”,即每天刷牙3次以上、在饭后3分钟以内刷牙、每次刷牙3分钟以上。专家称,刷牙时牙齿的外面、里面、咬合面等各个角度都要考虑到。算下来,有80多个牙面需要清洁。而一把牙刷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刷到2~3颗牙齿,因此每次刷牙3分钟才能保证所有牙齿都刷干净。如果觉得刷牙太过枯燥,不妨早晨听新闻,晚上听音乐,一边听一边刷。
2水沸后再烧3分钟
经过氯化处理的自来水,其中氯与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结合会产生卤代烃、氯仿等多种致癌化合物。实验证明,这种物质的含量与水温变化和沸腾时间长短关系密切,而把水煮沸后再烧3分钟,其含量可降至最安全饮用标准,是真正的“开水”。
3吃热喝凉间隔3分钟
严寒冬日,亲友围坐一起热火朝天地吃火锅无疑是一大快事,期间再喝一口冰饮,就更“够劲儿”了。然而,这样可能会引起肠胃和血压的“强烈抗议”。
4开水泡茶3分钟
人人都会喝茶,但冲泡未必得法。最好将茶水先泡3分钟,倒掉水后再冲泡3分钟,最佳水温是70℃~80℃,这样泡出来的茶水色香味俱佳。这是因为茶叶长时间浸泡于高温水中,就像温火煎煮一样,茶多酚、单宁等物质会大量浸出,使茶水颜色浓重、有苦涩味。
5如厕不超过3分钟
很多人喜欢在上厕所时看书,甚至有人在装修房子时,特意在卫生间安设书架、报架。
消化科专家强调,排便时,肠道每平方厘米承受着十几到几十公斤的压力。
6睡醒后赖床3分钟
统计数据显示,在中风和猝死病例中,近25%的人是在清晨起床发病的,这个时段因此被称为一天中的“魔鬼时间”。专家建议有高血压、心脏病的中老年人,睡醒后不要急于起身,应先在床上闭目养神3分钟再起床。身体可保持原来的姿势,并适当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,这样血压不会有太大波动。
7生气不超过3分钟
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研究发现,人生气10分钟耗费掉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。更严重的是,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,分泌物比其他任何情绪分泌的都复杂,且具毒性,因此爱生气的人很难长寿。
8运动间隙歇3分钟
很多人都有运动时上气不接下气的经历,这时应稍微歇歇,其实只要短暂的3分钟,人的肌肉就能完成足够的能量补充,以备下一次运动使用。美国堪萨斯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,即使对于像篮球、羽毛球这类剧烈运动来说,中间3分钟的短暂休息也足够了。
9每天腹式呼吸3分钟
人的肺容量平均有两个足球那么大,但很多人因呼吸太短促,使空气不能深入到肺叶下端,导致换气量少,所以大多数人一生只使用了肺的1/3。
10滴眼药水后按内眼角3分钟
眼科专家指出,正确的滴眼药水姿势是:取坐位或仰卧位,头稍向后仰,眼睛向上看;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向下拨开下眼皮,右手持药瓶,将药水滴入眼睑1~2滴,再将下眼睑轻轻向上提起,使药液充分分布于结膜囊内;滴完药水后轻轻闭眼,用食指压住内眼角3分钟。这样,不仅能避免药液进入鼻泪管后被鼻黏膜吸收进入血液,还会延长药液在眼球表面停留的时间,让药效更充分
温馨提示:如果从繁忙的生活中抽出3分钟,你会做些什么?或许你能睡上一个回笼觉,喝一杯热茶,听一首钢琴曲,阅读一篇千字美文。但只要学会忙里“偷”闲,掌握“3分钟法则”,就能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健康。